2014年心理咨詢師考試知識點詳解:從眾行為
從眾行為分析
對于從眾(conformity)這一概念,不同的心理學家的觀點不盡相同。心理學家邁爾斯(Myers)認為從眾是個體在真實的或想象的團體壓力下改變行為與信念的傾向。而StephenFranzoi則把從眾定義為對知覺到的團體壓力的一種屈服傾向。盡管表達上有差異,但都指出了這一概念的實質,即從眾是一種在壓力之下發(fā)生行為改變的傾向.
(1)有關從眾的經典研究
有關從眾的經典研究有兩項,一個是謝立夫(Sherif1935)的團體規(guī)范形成的研究,另一個是阿希(SolomonAsch1951)的線段判斷實驗。
謝立夫有關規(guī)范形成的研究:最早對從眾行為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出生于土耳其的心理學家謝立夫,1935年謝立夫發(fā)表了他的有關團體規(guī)范如何形成的研究報告。在這篇報告中,他明確反對做為美國心理學奠基人之一的F?奧爾波特關于群體問題的觀點,認為團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組合,團體大于個體之和。
為了證明在不確定條件下團體壓力會對個體的判斷產生影響,謝立夫利用知覺錯覺中的自主運動現象(Autokineticeffect)研究大學生被試的判斷情況。自主運動現象是指在一個黑暗的沒有參照系的屋子里,當人們盯著一個靜止不動的光點時,會感到該光點向各個方向運動的現象。在研究中謝立夫把大學生三個人分為一組,讓他們判斷光點移動的距離到底有多少,每一組在判斷之后把自己的結果告訴給其他組的被試。
結果:最初的時候,人們判斷上的差異很大,有的人認為光點移動了7、8英寸,而有的人認為只移動了零點幾英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判斷趨向一致,到第三個階段時,所有被試組的判斷基本上達到了一致,即對這個問題形成了一個共同的標準,謝立夫認為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建立起了團體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對每個人的行為與信念起著制約作用。有意思的是,在研究結束時謝立夫問參加實驗的被試他們的判斷是否受到他人的影響,結果被試都否認他人對自己有影響。謝立夫的研究還發(fā)現在情境越很不明確以及人們不知道如何定義該情境時,人們受到他人的影響也越大。
Macneil和謝立夫(1976)進一步研究了在自主運動情境中形成的團體規(guī)范能夠存在多久,結果發(fā)現團體規(guī)范對個體判斷的作用越強大,團體規(guī)范被團體接受和傳遞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說,規(guī)范的壓制性力量越大,它以后被修改的可能性越大。這個結論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什么強大的獨裁政府會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阿希的線段判斷實驗:與謝立夫的研究相比,阿希的研究被認為是有關從眾研究的典范。由于謝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種模糊的情境中進行的,所以人們往往認為是比明確的情境使得人們易受他人影響。那么,當情境很明確的時候,人們會不會從眾呢?
阿希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情境:當志愿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被試來到實驗室的時候,看到6名與自己一樣參加實驗的被試已經在等著了。實際上這6個人是阿希的實驗助手(也叫同謀),他們的判斷是阿希事先設計好的。當被試和這6個人圍著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張卡片放在黑板架上,這張卡片的左邊有一條線段(標準線段),右邊有三條線段,旁邊分別標有A、B、C,阿希告訴被試他們的任務就是簡單地報出A、B、C中哪條線段和標準線段一樣長。
很顯然,對被試來說這是一項極為容易的任務,只要視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B是正確的答案。在前兩輪實驗中,實驗者的同謀選擇了正確的回答。但從第三輪開始,實驗者的同謀一致性地選擇了錯誤的答案(比如A)。阿希想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被試會不會從眾呢?有多少人從眾、有多少人不從眾?結果發(fā)現盡管人們的從眾程度不同,但從總體上講至少有33%的被試會從眾,即選擇與實驗同謀一樣的答案。另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從眾發(fā)生。
在阿希研究的基礎上,MortonDeutsch和HenryGerard(1955)對從眾的原因做了說明。根據他們的觀點,促使人們從眾的團體壓力有兩個來源:規(guī)范性(normative)和信息性(informational)的社會影響。前者發(fā)生在人們想要獲得獎勵與避免懲罰時;后者發(fā)生在個體希望從他人或其他團體那兒獲得精確的信息時。比如Campbell等人(1986)就指出,人們經常從團體獲得信息,尤其是在情境不明確的時候,所以人們常常在團體情境中產生從眾。
(2)影響從眾的因素
阿希的研究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從眾是人類的一種基本傾向。同時阿希及其他的心理學家發(fā)現有許多因素對人們的從眾行為有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和個人因素等。
情境因素:
影響從眾行為的情境因素很多,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團體的規(guī)模:在阿希的系列實驗中,他通過改變同謀的數量(由1-15人發(fā)生變化),發(fā)現隨著人數的增加,從眾也越常發(fā)生。但這個人數有一個極限,既不能超過3-4人,如果超過這個范圍,人數增加并不必然導致從眾行為的增加。結果,15個人的群體對從眾行為的影響并不比3個人的大。
另外一種情境因素是團體的凝聚力:霍格(Hogg1992)、洛特(Lott1961)等人指出,在一般情況下,團體的凝聚力越大,從眾的壓力越大,人們的從眾行為越可能發(fā)生。第三種情境因素是團體的社會支持:在阿希的研究中,如果有一名實驗者的同謀選擇了正確的答案(不是故意選擇錯誤的答案),結果將會如何呢?實際上當有這樣的一個人時,被試從眾的可能性會大大下降,降到面對一致性決定時的四分之一。阿倫和萊文 (Allen&Levine1969)就指出社會支持通過降低規(guī)范性社會影響而減少了人們的從眾行為。
個人因素:
人們的從眾行為傾向也受自身特征的影響,與從眾有關的個人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自我:內在自我意識強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會去從眾;而公眾自我意識強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與期望作為自己的行為標準,所以從眾的可能性更大。
二是個體保持自身獨特性的需求:許多研究證明,有時候人們不從眾是為了保持自身獨特的自我同一性 (Maslach1987;Snyder1980)。其中在Snyder(1980)的實驗中,他首先讓參加實驗的被試相信自己最重要的10個態(tài)度與另外 1000個大學生的態(tài)度有的不同,有的則完全相同。然后這些被試參加從眾實驗,結果那些被告知與他人態(tài)度差異極大的被試往往通過不接受他人的影響來保持自我同一性。因此,盡管人們經常從眾以避免他人消極的評價,但有時候我們不從眾僅僅是因為我們感到自己與眾不同。
三是個人的控制愿望:對自己行為的控制愿望也會影響到人們對從眾行為的反應。布雷姆(JackBrehm19661981)提出的心理拒抗理論 (Theoryofpsychologicalreactance)就認為:人們相信對自己的行為擁有控制權,因此當這種控制自由受到限制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采取對抗的方式,以保持自己的自由。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事情,比如父母告訴自己的女兒不要和某個人交朋友,女兒卻偏偏要和這個人好。她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是通過拒抗體現自己的自由。
伯格(JerryBurger1987)的一項研究說明了控制感對從眾行為的影響。他讓學生評價一些卡通片的可笑程度(實際上這些卡通并不可笑),發(fā)現在單獨評價時控制愿望高的被試與低的被試沒有大的差異;但在團體情境中,控制愿望高的人不大會去附和同謀者的較高評價(分數越高越好笑),而是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
社會壓力會引發(fā)人們的從眾行為,但有時候人們也以其它方式進行反應,最常見的有反從眾(Anticonformity)和獨立 (Independence),其中反從眾是指由心理拒抗引起的在所有情況下對抗從眾的現象,它與社會壓力的要求恰恰相反;而獨立是指人們不愿受制于他人的傾向,獨立的人不在乎社會的壓力與他人的要求,往往是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最新資訊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軀體化是什么意思?2025-01-10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鼓勵與安慰2025-01-01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咨詢的主要技巧之釋意與解釋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真誠2024-12-31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尊重2024-12-30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關注2024-12-29
- 心理咨詢師的專業(yè)特質:同理心2024-12-27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什么是心理健康?2024-12-26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怎么算是心理健康?標準是什么?2024-12-25
- 資深心理咨詢師分享:心理從業(yè)者需要牢記的九大原則2024-12-20